• 您好,欢迎来到长春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今天是: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长春新区:创新繁荣 开拓振兴之路

长春新区:创新繁荣 开拓振兴之路

2017-06-02

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者按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强盛繁荣的重要肌理。

今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到长春新区调研时要求,新区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在长春落实省委"打先锋、站排头"要求中争当"排头兵",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领头雁"。

长春新区建区之初就确立了项目立区的目标。根据《长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及《长春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新区将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哈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展示发展"新气场",成就发展"新气象",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平台,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区域创新繁荣打造 "新样本"。

以创新繁荣经济,以项目立区引领打造东北创新繁荣"新样本"。我们深信,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长春新区一定会创出"新区速度",试出"新区经验",走出"新区新路",成为吉林创新繁荣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产业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强盛繁荣,与健全的产业体系密切相关。

根据《长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及《长春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长春新区将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长春新区深入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放大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和东北亚区域绿色消费中心。

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加快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

长春新区以"依托主导产业,构建具有整合全球资源、建立全球价值链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两中心、两集群、N个千亿级产业",同时,搭建六大类81项开放性平台,助推新区服务能级全面提升,最终形成"5+6+2"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其中,"5"是指一个优势产业(汽车产业)和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6"是指形成科技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商贸物流、健康养老、旅游会展六大现代服务业;"2"是指以精优食品与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

围绕先进制造业,打造东北地区2小时高端装备制造综合体。长春新区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的升级要求,紧扣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三大智能制造关键领域,打造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中心。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根本,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支撑作用强、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辐射带动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依托域内先进制造企业集聚的产业基础、一流科研院所集中的研发实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园区和基地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这一优势产业,加快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光电信息产业四大新兴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长春新区顺应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完善产业链为基础,实现关键配套体系创新突破,建成紧密跟踪跨国公司汽车技术,拥有轿车整车、总成模块、关键零部件综合开发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硅谷",成为"长春国际汽车城"研发基地核心区,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高级轿车、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开发制造基地。长春新区将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主攻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动一体化底盘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依托新能源产业园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形成多个百亿级以上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作用。依托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卫星应用示范和研发制造基地。引进广东龙浩航空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已引进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将填补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业空白,努力打造全球高端冰雪运动装备重要生产基地。长春新区内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和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亚洲最大疫苗产业基地、全国最大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和长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亚泰集团生物制药项目等龙头项目带动下打造生物疫苗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依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等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和中科英华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类、新能源汽车及生物质能技术与相关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依托长春国家光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省长春光电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技术平台,做优光电子产业。

围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长春新区把现代农业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未来也将会成为长春新区最具亮点,最能够做大做强的产业。长春新区依托农业产业体系基础和交通便利等优势,深入挖掘农产品和山珍的营养价值和生态价值,以产品的品牌营销和质量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国际国内知名,形成鲜明的长春新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化蔬菜、肉蛋奶等产业,提升生鲜食品自给能力。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集技术推广、科技研发、物质生产、绿色消费、生态游乐、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开发互动式、体验式、娱乐化的都市农业项目。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嫁接互联网,形成"互联网+农业"的现代发展模式。

由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与长春新区共同建设的亚太农业和食品安全产业国际示范区项目最能体现长春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特色。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将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可追溯。最终建设一个"高度资本密集,高端配套功能、高产农业研发、高阶智慧生态、高保安全食品、高效交易枢纽"的"六高特性"产城融合聚集示范区,将在集约智慧化经营、先进生物科技、智慧园区、专业金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区域产业规模和总量、提升质量效益,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出口,优化经济结构。

围绕现代服务业,长春新区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长春新区已经形成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思路: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长春新区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创意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围绕现代服务业,充分挖掘"两大枢纽、三大通道"的物流贸易潜力,四大国际商务区的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发挥区域文化创意载体、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改革试验区及信息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商贸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

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加快发展交通枢纽型货物物流,长春新区以空港为依托发展航空物流业,以长春铁路综合货场为依托发展铁路物流,以公路港为基地发展公路物流,打造东北亚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长春新区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主要交通节点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加快布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长春新区大力推动中俄、中蒙铁路通道、北极通道的建设,发展面向日、韩、俄国际分拨、国际中转等业务。

健康养老产业向高端健康养老产业链布局。依托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良好生态资源,全力培育健康养老、医疗服务、保健疗养、康复体检、养生服务等多功能业态。长春新区普仁天下医疗城将打造高端国际化的医疗中心。

落实"三抓"推进"三早"

加快项目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今年,长春新区坚定目标保进度、一线攻坚抢进度、加大督查促进度,全力贯彻落实全省"三抓"大会精神,拟建项目423个,其中,新建202个、续建221个,总投资6140亿元,决战2017,向完成2000亿元投资目标冲锋。

转变作风打造一流软环境。长春新区坚持"宽入严出,守住底线"的原则,大力实施承诺制、分段制和秘书制,落实领办、代办制,服务效率大幅提高。对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制,新落位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制定实施《长春新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采取规划、国土、建委等部门并联审批、分段实施的方式,有效缩短审批时间。围绕项目引入、落位和成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秘书制服务。对全区152个重点项目实施包保,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施工。新区主要领导深入建设工地,实施现场办公破解难题。长春新区与投资方共同成立项目推进工作组,共同研究解决基金筹措、设计方案、手续办理等相关问题。采取主动出击、叩门服务的方式,多次与投资主体面对面协调、解决问题。

强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集聚。根据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与发展情况,积极协调引进落位一些配套企业,推动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因企施策,加强项目建设前置要素配套。对小项目以积极扶持为主,对重大项目采取延伸配套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为更好地为引进企业和落位项目提供服务,解决相关人员的生活配套问题和后顾之忧,对落位新区项目的高级管理人才,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办公用房、配偶工作、子女优先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目前已与东北师大达成合作意向,将面对引进项目的高级管理人才子女,成立"英才班",进一步提高长春新区对项目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服务配套。

强化资金服务,促进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长春新区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多方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本,全力以赴确保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深入研究国家、省市资金支持政策,加强沟通对接,最大限度争取相关支持,去年,仅发改工信系统就争取到上级各类专项补助资金6.5亿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国开行给予新区机制授信额度800亿元。积极探索PPP融资模式,与中铁、中铁建、中交、中建、中冶、中核等二十余家企业接洽,建立了PPP项目企业资源库,签署了投资总额达2100亿元的框架合作协议。长春新区加快扩大基金规模,坚持每个百亿级投资规模的项目都有百亿级的基金做支撑,当前已经建立的基金有3支,分别为100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基金、10亿元的世纪华仁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的世纪华仁新兴产业基金。

强化创新服务,引导高端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积极推进研发机构与项目合作对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企业和"一院四校四所"等科研院所搭桥牵线,推进研发平台为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项目技术难题。引进高端人才与项目双向衔接。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新区新引进高端人才6000余人,并积极鼓励人才与企业密切联接,支持创办、领办企业,有效带动了项目落位建设,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的良好局面。实施"创新券"与项目紧密联接,新区在全省首推"创新券"服务新模式,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免费向科技企业项目发放,企业凭借"创新券",通过新区科技服务平台,可购买平台上检验检测、专利代理、高企认定、上市辅导等相关服务。打造创新平台与项目有力承接,目前全区新建、在建各类孵化基地29个,吸引入驻企业1443家。北湖科技园已累计签约落户70个高科技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光电子科技创新基地累计入驻企业42家,被科技部认定为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

强化市场服务,增强信心提升项目综合竞争力。长春新区着眼于促进项目尽快打开发展局面,逐步做大做强,积极帮助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开拓区内区外"两个市场",增强项目的综合竞争力。今年将在新区11所学校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试点,一次性投资2600万元,购买泰山集团的设施及服务,目前进展顺利,争取明年在长春市200所中小学推广。计划采购长光遥感卫星、无人机,温德克通用飞机以及重点医院、学校公益服务等。目前希达电子为欧亚集团、长光卫星公司、长春市科技大市场等长期供货,稳固了在LED显示和照明产品领域的新区市场;长春大正博凯长期为一汽大众、一汽轿车提供工业机器人的产品服务;中能东道集团为新区职工和有关企业制定了购车优惠措施,未来新区职工和企业将优先体验到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乐趣。

强化督查服务,健全项目建设常态化管理机制。长春新区将督查作为推动项目落实的根本举措,本着快、实、严、敢、勤的督查理念,不断创新督查机制、转变督查方式、强化督查力量,促进项目建设。编制下发了《长春新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对98个重点新建项目、115个重点续建项目、28个重点工程进行细化和量化。对已落位项目,督促项目单位抓紧完成立项、稳定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单位等前期工作,及时协调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土地挂牌、手续审批等工作,为开工创造条件;对已进场项目,督促落实临水、临电及场地平整,加快组织破土动工;对已开工项目,设立督查专员实行分片包干,每周深入施工现场,实地掌握各项目建设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短评

让项目成为发展主引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载体,是稳增长的需要,是强后劲的根本举措。打造一个创新繁荣的新区,长春新区离不开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的支撑。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核心问题就是项目建设。长春新区能够迅速打开建设发展新局面,步入一个创新繁荣发展的快车道,源于坚持"项目立区"不动摇,源于牢牢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来抓,从而为稳增长、惠民生、建设创新繁荣新区夯实了基础。

如果把项目比作"点",产业就是"线",经济就是"面"。一个个项目形成了产业,一个个产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能够欣慰地看到,长春新区获批以来,一大批优质项目争先恐后地破土动工: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吉林亚泰医药园项目、长春希迈气象......在新区,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构成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令人鼓舞和振奋。

随着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新一轮东北振兴已鸿篇开卷。作为全面振兴发展的"领头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宜居宜业的"示范区",长春新区自然重担在肩......

大格局呼唤大担当。自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对长春新区而言就已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享受着国家多个重大政策支持,对新区的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长春新区要在用好国家政策支持,落实好省、市支持意见的同时,学习好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落位项目、域内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扶持,以项目投资和建设的提速提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

总之,新区建设要依靠项目。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有效投资第一、项目优先的理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干事创业,全力以赴地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在新区形成大抓项目、大上项目、大建项目的浓厚氛围,确保新区建设尽快出形象、上规模,为整个东北地区创新繁荣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