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凯禹生物质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现有注册资金3500万元,占地面积80025.5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中在建9000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近200人,公司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科技人员50人,形成了一支情报信息、科技研发、分析检测、规模生产、市场应用等专业齐全的高素质科技队伍。
公司目前拥有的稻壳基电容炭绿色制备技术、纳微结构功能材料硅炭黑生产技术并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同时拥有生物质联产高能燃气、精细化工、硅基材料战略储备项目。碳气联产纳微结构功能材料硅炭黑生产线、超级电容炭生产线、稻壳裂解生物质油生产线均为国内首家将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化生产线;其中,已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超级电容炭材料、纳微结构功能材料硅炭黑生产线,产品是国家2025产业发展战略关键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水平。
凯禹是一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环保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铅炭电池、橡胶、塑料等行业,能够在新能源革命和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显著作用,是一家旨在推动下游产业升级、产品升级、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以及实现进口替代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二、技术背景
1、研发支持
多年来,公司一直与吉林大学有着20年生物质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经验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稻壳、玉米秸秆等废弃资源为体系的生产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化学品技术。2011年,吉林省发改委批准成立了《吉林省生物质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和推动了公司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公司拥有本领域内最先进的专利技术20多项,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012年公司与吉林大学共同完成的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受到专家一致好评,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省科技厅将该项目列入"双十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2013年省发改委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2017年获国家振兴司创新链整合项目资金支持。
2、应用技术支持
电池炭和电容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杨裕生院士指导;吉林大学林海波博士导团队和凯禹电化学成为面向新能源方向应用的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和一汽、中车等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硅炭黑项目建设除了与吉林大学进行校企联合开发,还与冯守华院士为核心的青岛纳微结构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沈阳橡胶研究院都进行了应用技术对接工作,也和下游应用单位的技术中心或团队建立起密切联系,在面向橡胶、管道、电缆、轮胎等行业有着坚实的应用支持。
三、行业背景
1、超级电容炭材料
超级电容炭材料主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启停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目前所用的炭材料都被美国、日本厂商所垄断。市场需求状况:
(1)超级电容器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全球低碳、环保,快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为100亿元,到2020年达到380亿元,由于国外垄断,炭材料要占超级电容器成本的60%。因凯禹的兴起拉动国外炭材料降价,到2020年市场对炭材料的需求也将达到100亿元;
(2)按国家规划测算,到2020年,将有1500万新车配置起停系统,国内启停电池市场容量为100亿元,超级电容炭需求量为4500吨;
(3)为进一步加快储能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完成“两步走”,到2025年,使储能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意味着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正在迎风启航。目前储能应用电池为铅酸电池,如果铅酸电池有10%改造升级为铅炭电池,对电池炭的需求量将是万吨级的。而且,这种改造升级是传统铅酸电池产业的必由之路;
(4)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储能配套投资为255亿元,通讯基站为500亿元,UPS为30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电源设备需求200-300亿元,充电桩储能模块100亿元。如在大型城市商业化推广储能1500-2000亿元,大型工业省份全面推广将超过该数据,储能市场如此的庞大,电池炭无疑还会有更旺盛的市场需求。
2、纳微结构功能材料硅炭黑
硅炭黑(SICB),纳米二氧化硅与炭黑有机结合的纳微结构功能材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环保型色母料和补强剂,替代传统炭黑和白炭黑,用于橡胶和聚烯烃制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指标,而且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属于原料可再生环保型新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硅炭黑主要用在橡胶杂件、轮胎、管道及电缆等领域,全国橡胶行业对炭黑的需求量为800万吨,仅从用硅炭黑代替炭黑,按照市场份额5%计算,硅炭黑需求为40万吨;本产品不仅可以替代炭黑,还可以取代白炭黑、色母等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凯禹目标客户现实的需求
凯禹产品现处于推广示范阶段,现有的示范单位提出的现实需求(产能保证即下订单):电容炭为500吨,电池炭为2000吨。合作的客户为一汽、凯美、双登、美能、奥威等;
硅炭黑现有客户实际需求为8万吨,客户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安徽等省,应用领域为橡胶杂件、轮胎、管道、电缆等。
四、凯禹实际生产能力和发展
2017年技术改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根据现有基础条件和资金状况对工艺进行优化,设备进行改造。
改造前:电池炭为200吨,电容炭为80吨,硅炭黑为3000吨。
改造后:电池炭为1000吨,电容炭为100吨,硅炭黑6000吨。
公司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交行贷款1000万元,股东新增投资3500万元,新增投资一期已经到位。建成后年产值2亿元,利润4000万元;
2018年计划新建:电容炭300吨,电池炭1000吨,硅炭黑2万吨。新建的厂房、设备、土地购置等总资金需求为1.5亿元,资金来源为资本金投入和企业积累、融资,融资需求为8000万到1亿元。建成后公司年产值5亿元,利润8000万元;
2019年计划投资1.5亿元,电容炭新增300吨,电池炭新增1000吨,硅炭黑新增4万吨。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东北乃至全国适当布点,主要是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建设能力布局,视资金情况而定。
2020年进行全面改造,2021年申报上市,销售额可到15亿元,利润为3亿元。上市后会随着榆树市炭工业园的建成而同步发展。
凯禹生物质是国内首家实现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的企业,做到了材料与应用(行业)相结合,优势企业和高校相结合。在凯禹经过多年积累、发展、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得到了政府、政策和金融、投资机构的支持。现在凯禹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处于国家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发展的风口,公司有责任、有能力在政府、政策和金融帮助下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