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生化")成立于2008年4月,隶属中粮集团,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粮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桦力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投资设立的一家企业,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也是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法人依托单位,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计委(计科[1995]1220号文件)批复建设工程化研究中心,是农业和粮食深加工领域首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吉林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企业密切参与、从事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运行机制,与相关行业结合,有企业参与的相对独立的研发实体。
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中粮集团生物化工事业部开发式研发平台,与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各下属企业(如公主岭公司、榆树公司、黄龙公司、龙江公司、武汉、衡水等公司)建立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大街1717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95平方米,其中综合办公楼6469平方米,研发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740多台套(大部分为先进进口设备),具有完备的试验研究、产品小试、中试等基础设施。
企业现有员工130人,研发人员5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9人,博士6人,硕士11人,工程师15人。
主营业务:经营食品加工、以玉米及其他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与加工业相配套的仓储业、包装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为主要经营业务。
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审核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内第一家以玉米深加工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也是中国淀粉协会玉米淀粉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理事单位,"玉米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12年,与天津科技大学联合成立氨基酸试验室。
2013年,吉林省工信厅批准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自201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0项、集团项目6项,申请发明专利25件,授权专利10件。
曾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吉林省优秀产品奖、长春市新产品成果奖;获得吉林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项目6项,完成变性淀粉工程化成果项目10项;参与食品级玉米淀粉国家标准修订、参与国家对松花江治理规划的调研、参与中国工业协会"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完成美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技术论文40篇及美国加工者协会年度报告的翻译、编排工作,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生化”)成立于2008年4月,隶属中粮集团,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粮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桦力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投资设立的一家企业,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也是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法人依托单位,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计委(计科[1995]1220号文件)批复建设工程化研究中心,是农业和粮食深加工领域首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吉林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企业密切参与、从事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运行机制,与相关行业结合,有企业参与的相对独立的研发实体。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生化")成立于2008年4月,隶属中粮集团,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粮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桦力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投资设立的一家企业,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也是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法人依托单位,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计委(计科[1995]1220号文件)批复建设工程化研究中心,是农业和粮食深加工领域首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吉林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企业密切参与、从事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运行机制,与相关行业结合,有企业参与的相对独立的研发实体。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生化”)成立于2008年4月,隶属中粮集团,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粮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桦力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投资设立的一家企业,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也是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法人依托单位,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计委(计科[1995]1220号文件)批复建设工程化研究中心,是农业和粮食深加工领域首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吉林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企业密切参与、从事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运行机制,与相关行业结合,有企业参与的相对独立的研发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