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核:小额信贷行业发展靠“创新”
胡定核:小额信贷行业发展靠“创新”
曾做过学者、从过政、进过央行、担任过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行长,而今选择进入小额贷款行业的重庆蓝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定核,日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从事小贷行业是机遇,也是使命感的驱使。他认为,小贷行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二字。
记者:请问重庆地区小贷行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胡定核: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能健康发展,有三条主要经验:
一是目标市场细分合理。虽然都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在重庆小贷公司中,博达易贷主打微贷模式,金诚是类银行模式,信联产融为产业链模式,阿里巴巴是网络微小客户发展模式,蓝洋小贷则是类银行和微金融相结合的模式,瀚华小贷为小微企业专营模式,各有特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二是探索了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例如,重庆蓝洋小贷公司形成了担保+小贷+理财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他们针对一些燃眉资金需求,先通过小贷公司为客户提供资金,然后通过担保公司,为客户在授信银行进行贷款担保,置换出小贷资金。既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又节约了总成本,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同时,在为客户进行贷款的担保的过程中,为其进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指导,理顺客户企业财务关系,使其能够在金交所挂牌交易,这样,也拓宽了客户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扩大了知名度,实现蓝洋与客户的一起成长。
三是创新的融资模式。重庆的小贷公司利用重庆金交所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小贷公司收益权做成资产包,通过金交所出售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目前,重庆已有十几家小贷公司在金交所成功出售资产包,获得了融资。这是在小贷公司上市融资之前,最有意义的融资方式和提前演练。
记者: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胡定核:从2006年我国第一家小贷公司成立至今,小贷公司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农村金融需求提供了大量支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份不明确。按照现行的政策法规,小贷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只是一般的工商企业。这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小贷公司在商业银行融资不能享受金融机构的优惠利率,融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不受银监会的监管,只贷不存,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采取非审慎性监管,主要由地方金融办和地方工商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第二,短期内迅速扩张。有人把2009年至2011年称为小贷公司大跃进的三年。这三年小贷公司数量迅速增长,2010年比2009年几乎增长了一倍,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60%。这样快的增长得益于政策的许可和我国金融供给长期满足不了金融需求的现实状况,当然,也有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相机选择的银根紧缩政策使得市场资金需求处于饥渴状态。小贷公司迅速发展解决了经济发展中一部分资金需求问题,也释放了一部分民间资本供给,但也带来了各种问题,有些不规范的小贷公司被淘汰出局。
第三,监管机构不明确。由于小贷公司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于规范速度,直到现在,指导和规范小贷公司发展的大多是各地方政府的规定、通知、决定等政策性文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监管主要由个地方金融办和工商管理部门进行,随意性很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
记者: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如何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定核:目前,我国小贷公司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全国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却仅相当于半个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远没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在这个时候谈小贷公司的转制为时尚早。但是,随着小贷公司的逐渐增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未雨绸缪,规划小贷公司的发展思路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小贷公司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如果小贷公司的目标就是产业链融资,那就按照小贷公司的发展要求,合理规范,避免关联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可以考虑成立小贷管理公司,对小贷公司进行打包管理。如果小贷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主打类银行模式,那可以按照贷款公司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发展。
其次,以行业协会为依托,争取政策,维护自身利益。
再次,建立小贷公司的良性退出机制。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建立小贷公司的信用评级和分类标准,规范小贷公司发展,完善相关法律,让不合格小贷公司合理退出,减少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稳定。